江苏大学潜水泵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月8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施卫东、关醒凡等完成的“
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江苏大学合并组建以来获得的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标志着该校的科技工作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也填补了镇江市自2001年以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方面的空白。
潜水泵是机电一体化的排灌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环保、市政等行业。据介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技术中心三代科研人紧密合作,开拓创新,在潜水泵理论、水力设计、关键技术、标准、产品开发、推广应用等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列创新性的成果,为我国潜水泵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次获奖的项目提出了潜水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法,使效率提高2%~8%;创建了潜水泵无过载理论与设计方法,解决了低比速
潜水泵在大流量区运行易过载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潜水排污泵设计方法,解决了通过性能与高效率之间的矛盾,使效率提高5%~10%。提出了深井离心泵极大扬程设计法和导叶进口边扭曲的反导叶导流壳三维曲面设计法,单级扬程平均提高15%~30%,泵体重量减少1/3 以上。基于CFD 技术和优化设计方法,成功开发了
潜水泵水力设计CAD 软件,被近200 家单位采用。研制成功了潜水泵自动监控与保护系统、自动耦合安装装置、多种密封结构及其防砂装置等,提高了潜水泵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制订、修订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共11 项,贯彻实施了
潜水泵生产许可证制度,规范了行业发展。共获国家专利13 项,出版著作2 部,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6 篇,其中EI收录23 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研究开发了小型潜水电泵、潜水排污泵、潜水轴/混流泵、井用
潜水泵四大类400 余种规格的潜水泵系列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已先后转让及技术辐射了江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等近1000 家企业,产量约占全国
潜水泵总产量的60%以上,年产量达1000 余万台,大量替代引进产品,并出口创汇,加速了我国泵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据50 家企业统计,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54.51 亿元、利润6.88 亿元、税收3.25 亿元,创收外汇4 亿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了解,“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历时20 年,领导了全国
潜水泵行业从80 年代中期的10 余家生产企业、年产不足10 万台,发展到目前近1000 家生产企业、年产1000 余万台潜水泵,开创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和繁荣的
潜水泵行业。由于
潜水泵行业的快速发展,先后解决了十几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仅据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统计,全镇有600 余家
潜水泵生产企业,其中200 余家领取了生产许可证,年产量达1000 万台,其中出口占50%以上。该镇被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授予“中国水泵之乡”,实现了“农民靠水泵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