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变成工艺品
20分钟的时间,几根古铜色的漆包线经过苗立端的手,“变”成了一个头戴草帽的黄包车夫拉着一辆带着斗篷的黄包车,车夫的身型轮廓栩栩如生,黄包车上的靠背、车轮惟妙惟肖。若不是亲眼所见,谁都不会想到这样栩栩如生的精巧艺术品出自一位48岁的汉子之手。
说起与
漆包线工艺品的缘分,苗立端称还得从他刚参加工作时说起。1989年,他在内蒙古电力建设一公司工作时,闲暇之余喜欢编些小工艺品玩。一次,他用废旧电线编了一辆自行车,车把、车座、脚蹬、车轮一应俱全,为了使它看上去更逼真,苗立端甚至想到将废旧电线的电线皮拆下来,为自行车做轮胎,而这个小玩意儿一成型,得到了工友们的一致肯定。“那时每做好一个,大家就会讨要,大部分小玩意儿都送人了。”苗立端憨憨地笑着说。后来,因为材料便宜,
漆包线被作为电工材料广泛应用,闲暇时,苗立端就将那些废旧的漆包线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东西,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一把小提琴、一辆自行车、一个小女孩儿……
在苗立端的手中,变换的不仅仅是一根根
漆包线,还有自己越来越发自内心的喜爱和积淀,只要一有时间,苗立端就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中,双手因为常年搓捻漆包线而布满老茧,右手食指一触碰就会疼痛不已,可是因为喜欢,他的手没有片刻停歇。最初,做一个自己没有做过的图型,他需要先画草图,然后着手制作,其间,还需要不断地返工。可是现在,无论什么作品他都胸有成竹,很少返工。而且对于新编的造型,他一上手就会上瘾,一个作品不知不觉会编到凌晨两三点。“编了就停不下手,真的是喜欢。”苗立端说。
在不断地创作中,苗立端总结,圆圈是
漆包线工艺品最基本的元素,于是,他用钢丝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机器,两个架子中间,有一个带手把的轴,只要将
漆包线的一段缠在轴上面,转动手把,
漆包线便会均匀地缠绕在轴上面,将轴取下来,一个完整的
漆包线线圈便制作完成了。“这是每件工艺品的配件,有了这个简易的小机器,提高了我的创作速度。”苗立端拿着一个线圈说:“比如自行车的轮子、车座,大树的树干等等都可以用这个线圈做。”
看着苗立端繁多的作品,其中一件很惹人注意,一个竹筏上,一位头戴蓑笠的老翁手拿竹竿泛舟,旁边还有一只鱼罐,流畅的曲线和生动的画面让观者好似沉浸在江南水乡中。对于这件作品,苗立端也特别喜爱,这是他无意中看到一张图片创作的,对于自己的作品,苗立端说:“好像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自己手中趋于完美,我非常喜欢这个过程。”
两年前,苗立端的女儿考上了大连一所医学院,本硕连读,需要不少费用,大家劝他可以用自己的这门爱好和手艺补贴女儿的上学费用。苗立端动了心,没想到他的工艺品很受大家喜欢,2013年“六一”儿童节,他的手工艺品一天卖出了30多件,这让他信心大增。但是,苗立端仍然会将大量手工品送给喜欢的朋友。“咱有这手艺,好在大家喜欢,我更愿意和他们分享自己制作中的快乐。”苗立端说。